连发4起家用液化气又爆炸伤人了事故频频发生导致人心惶惶附规范操作视频

连发4起家用液化气又爆炸伤人了事故频频发生导致人心惶惶附规范操作视频
  • 连发4起家用液化气又爆炸伤人了事故频频发生导致人心惶惶附规范操作视频
  • 连发4起家用液化气又爆炸伤人了事故频频发生导致人心惶惶附规范操作视频
  • 连发4起家用液化气又爆炸伤人了事故频频发生导致人心惶惶附规范操作视频
作者:jn江南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8-15 00:54:08

一刀切,更换掉旧钢瓶,使用带有新技术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对其中的安全风险隐患和具体操作技术不宣讲解

  一刀切,更换掉旧钢瓶,使用带有新技术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对其中的安全风险隐患和具体操作技术不宣讲解到位,最终事故接二连三发生,这是对数以十万计的萍乡百姓的不负责,更是渎职。------赖俊兵

  10月31日晚上,上栗县彭高镇韶陂村一村民家厨房发生爆炸。60多岁的男主人张某被严重烧伤,送进了市二医院四楼烧伤科救治。知情人士介绍,这一起事故的发生在他们家更换了新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之后。

  距离上一起厨房爆炸事故未超过一个星期。据新闻媒体报道,10月25日11时30分许,湘东区排上镇横塘村新建组发生一起液化气爆炸事故,造成夫妻两人不同程度烧伤。业内人士介绍,更换新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以后,厨房发生的事故接二连三,让群众对新的钢瓶的安全有了担忧。

  2018年9月,萍乡市建设局、萍乡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萍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液化石油气钢瓶实施置换的通告》,强制性退出市民自有气瓶,对未执行到位的置换单位,有关部门将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通告》的不普及,更让群众揣测其中是不是真的存在猫腻。

  《通告》发出以后,湘东区率先启动液化石油气钢瓶置换,安源区、芦溪、上栗县相继启动。依照国家规定液化石油气钢瓶使用年数的限制为15年(而钢瓶生产企业自有标准使用年数的限制为8年),每4年检测一次,满15年强制退出。这次更换智能角阀液化石油气钢瓶,采取一刀切式强制性退出旧钢瓶。

  这项工作推动以后,因为政策宣讲解释不到位,特别是,有的液化气加气站设置20元一年的钢瓶使用费,3元每月的钢瓶闲置费,加上180元的钢瓶押金,8年之后只退还残值40元,引发群众强烈不满。在群众反应以后,对不合理的费用设置进行了改正,取消了每年的使用费和闲置费。

  下面这一个视频,虽然里面有的地方说的不对,但是说出了当前大部分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群众的心声和真实感受。

  为了更仔细地了解,新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功能和旧液化石油气钢瓶的使用区别,专程请来有20多年从业经验的易远。他说新的钢瓶不接减压阀的情况下,液化气是不会泄漏的,新增了一个像汽车轮胎气门芯的装置,能起到防恐作用;而旧款的钢瓶只要打开气阀就能把液化气放出来。另外新的钢瓶上有智能芯片,每次充气,在哪个加气站充气,由谁操作的,都会在计算机系统自动记录,可以追溯历史数据。然而这些显然没有人对群众解释清楚。

  液化气罐原本是个危险物品,其中不少配件是有使用的时间的,超期超负荷使用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新的液化石油气钢瓶有新的装置,接通减压阀时会有不同的于往常的体验。对不熟悉操作流程的普通市民来说,即便是贴着了说明书,也非常容易犯错误,比如没有接好的情况下,以为已经接好了。有一点能确定的是,如果家里的液化石油气钢瓶由加气站送气员来操作,事故发生的概率会降低很多。城里的居民大多请人送气上门服务到位,农村的农民大多自己去加气站加气,回来自己装,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液化石油气事故发生在郊区和乡下比较多的原因之一。更详细进行说明,易远特意带着新旧两种钢瓶现场演示说明。操作视频如下:

  据介绍,新启用的智能液化石油气钢瓶分不同的颜色,主要是对区域进行区别,一般是不同加气站不同的颜色。比如黄色在湘东区、蓝色和绿色都在安源区和开发区。最后附上易远的手机号,有疑问的可以直接拨打向他咨询。

  最后,萍乡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家庭数以十万计,这次置换智能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工作中,应该将工作做细,将工作难点和向群众宣讲清楚,否则有关部门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事故发生以后,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安全操作的规范标准。

  这里是赖俊兵微信公众平台,赖俊兵是江西省委驻萍乡信息直报员,萍乡市市级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赖俊兵矛盾联调工作室创始人,是萍乡市十佳宣传思想先进个人,萍乡市对外报道宣传工作一等奖获得者、萍乡广播电视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萍乡电视台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知名自媒体人,新闻评论员,企业营销策划专家,在多家企业担任营销顾问,曾任共青团萍乡市第十八届委员会委员,萍乡市第三届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成员,欢迎各位长按二维码互动留言。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推荐产品


  • 地下管线受损燃气泄漏!他们及时出手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