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Z45-155自行火炮曾经战胜美英拿下中东土豪大单后继乏力被韩国K9反超何故?

发布时间:2025-03-25 23:57:38   来源:证书及奖项

  年),这一阶段开始自行研制国产火炮,但是都是以单炮进行研制的;第三阶段,从

  1983年,兵器部从比利时空间研究公司引进了许可证生产的155mm牵引加榴炮,来提升我国火炮的技术性能,简化火炮口径,计划用引进的155火炮替代130加农炮、152榴弹炮和152加农炮。

  根据引进的技术资料和样炮,进行了仿制,并生产了一个方队参加了国庆35周年阅兵。当时看到155炮通过广场的时候还是很激动的,想着很快155炮就将进入我军装备序列,从而取代老旧的苏式口径火炮。

  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顺利,这批火炮阅兵后就返厂维修了,并没有装备部队。这也算开了部队不列装的装备参加阅兵的先例,而之后我印象中也再没再次出现过这种情况。

  当时155最主要的问题是枣核弹的射击精度问题。枣核弹刚刚问世,技术成熟度不高,其单体细长,舵片不对称分布,对射击精度不利。部队在实弹射击测试时发现达不到宣称的精度指标。

  部队不列装的线火炮及弹药生产线月,原兵器部唐仲文副部长决定在155牵引炮的基础上,研制出口型PLZ45 155履带式自行火炮,来以外促内。同时,国内技术部门也加紧对155炮/弹进行改进,特别是对于提高射击精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攻关。1988年

  月,首门PLZ45自行火炮完成总装和调试,之后前往北京参加了北京第二届国际防务展,并在南口试验场为部队领导、驻华武官和外商进行了实弹射击、行驶、越障等表演。结果,当时参展的科威特副总参谋长一眼就相中了PLZ45自行炮,并提出了采购的意向。而且,除了自行炮之外,还要指挥车、弹药输送车、前观车等。【第一次看到PLZ45的时候,觉得外观一亮,充满了现代的感觉】

  1990年开始了指挥车、前观车的研制,其后又研制了气象雷达、侦校雷达等配套设备,形成了完整的

  自行炮系统。实际上,我军在80年代中期,在第一代自行火炮使用经验基础上就提出了第二代自行炮要研究火炮系统的想法,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自行火炮的优势。事实上,这一决策是非常有前瞻性的。1989年,科威特正式为自行火炮开展国际招,

  与美国M109A6、英国AS-90、法国AUF1、南非G-6等同台竞技。而当时,竞争对手拿出来的都只有单炮,未构成武器系统,而PLZ45自行火炮系统的体系优势是其获胜的根本原因。【弹药输送车和自行火炮】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西方军事强国的陆军机械化程度高、信息共享能力强、指挥自动化水平先进、联勤制度成熟,因此研制自行火炮时只研制单炮就可以了。而对于科威特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引进单炮难以发挥其性能,而PLZ45火炮系统一个营就是一套独立的作战单元,买来就能独立遂行任务,省却了用户很多麻烦。

  武器系统这一发展思路后来也影响了南非G-6的发展。在正式签订合同之前,科威特要求155自行火炮于

  年8月前往科威特进行产品演示。1990年7月中旬,155自行火炮装船发运,原定于8月6日在科威特进行演示。但是,8月2日,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了侵略战争,并占领了科威特。幸好当时155自行火炮还没有抵达港口,于是只好返回国内。这里就需要澄清一个事实,后来很多人传科威特是因为中国支持其反抗伊拉克的侵略,才向中国采购PLZ45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对PLZ45项目打击挺大的,这启动客户都没了,项目怎么办?虽然,

  项目没有完全停止,但是显然发展的速度是明显降低了。海湾战争之后,直到1994年,科威特表示愿意继续同中方合作。1995年8

  月、1996年5月,先后在科威特和国内进行了两次演示,在国内那次演示,由于装备最多,组织得好,演示的效果很好。最终,PLZ45在同美、英、南非等产品竞争中获得了胜利。1997年12月,正式签订了1个营的订购合同。虽然合同顺利签订了,但是在签订合同时,系统中还有7种装备未定型,

  种装备还没开始研制,而合同规定的交货期只有18个月。经过研发团队和生产单位的共同努力,最终按照用户的要求完成了任务。2000年

  月,PLZ45在科威特进行了首次实弹射击,也是由科威特人自己指挥与操作的第一次实弹射击。此次实弹演习的成功,轰动了科威特,轰动了阿拉伯世界,第二天科威特各大报纸都整版整版地报道了这一消息,大幅大幅的照片刊登在显著的版面,纷纷赞扬中国火炮精度好,它必将大幅度的提升科军的战斗力。2002年,科威特进行第一次全营规模的射击试验,之后PLZ45

  正式装备科威特武装部队。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科威特成为联军进攻伊拉克唯一的陆上通道,PLZ45也参与了伊科边境值班。当时,我国还有不少保障人员在科威特,也参与了科威特PLZ45的保障任务。PLZ45-155mm自行加榴炮武器系统于

  年12月设计定型,成为了我国出口品牌产品,继科威特之后,沙特也采购了PLZ45。PLZ45武器系统由自行火炮、营连指挥车、前观车、气象雷达、炮位侦校雷达、弹药车、抢救车、维修方舱等单元组成,除了气象雷达、侦校雷达和维修方舱是轮式平台之外,其余均为装甲履带式平台。

  火炮射程达到了39km,可以发射北约同口径制式弹丸,火力打击范围大;可以发射底凹弹、底排弹、底排子母弹、底抛发烟弹、照明弹、黄磷弹,可以配用着发、时间或无线电近炸引信,能完成多种火力突击任务。2、

  各子系统之间采用数据传输与话务传输通信相结合的新技术,实现了全程自动化,具备了数字化炮兵的特征。3、

  全系统各子系统数据实现了相互连通,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系统反应速度和作业精度。5、

  主要子系统有相互替代功能和抗损伤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营连指挥车可以相互替代;部分系统受损之后,仍可降级使用。

  就PLZ45-155自行火炮而言,加装了自动操瞄系统、定位定向导航系统、弹道解算计算机、炮口测速雷达等。瞄准装置采用的是带数码显示的独立瞄准线摆式瞄准具,装有数码显示的周视瞄准镜和光学直瞄镜。

  装有集体三防装置、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等,战斗转换时间不大于60s(行进间)。【704-1侦校雷达】

  自行加榴炮武器系统是国内当时研制的最先进的火炮系统,特别是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可以自动定位、自动定向、自动测速和初速预测、自动输弹、自动测量预测药温、自动计算诸元、自动测定目标和炸点坐标、自动瞄准、自动编制和传输气象数据等。整套系统具备快速反应、指挥模式多样、作战方式灵活、精确打击和独立自主作战的能力。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压制火炮的研制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我国的压制武器跨越式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PLZ45系列的改进

  PLZ45的自行火炮和弹药输送车最初采用的是许可证生产的德国道依茨513

  系列12缸风冷发动机,经过我国改进之后,功率由525马力提升到560马力,而指挥车和侦察车采用的是道依茨413系列8缸风冷发动机,额定功率为320马力。2010年与阿尔及利亚谈判时,阿要求将上面四种装备的风冷发动机改为水冷发动机。当初PLZ45

  决定用风冷发动机,是因为考虑到科威特地处沙漠缺水地区,现在客户又要求换成水冷的。【阿尔及利亚装备的PLZ45】

  最后,自行火炮和弹药输送车采用了德国道依茨TCD2015V08水冷发动机,额定功率

  马力。指挥车和侦察车采用国内的89A装甲车底盘,发动机为德国道依茨TCD015V06发动机,额定功率450马力。因此,阿尔及利亚这批PLZ45的发动机功率更大一些。【阿尔及利亚装备的PLZ45,配套车辆底盘换成了89G】

  的成功得益于我国在火炮发展思路上的超前意识,在当时那个年代整个武器系统确实有比较存在竞争力。但是,在科威特、沙特、阿尔及利亚之后,国产自行加榴炮再也没获得新的订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155

  炮的45倍身管并非最合理的选择,世界上各国很快认识到其发展的潜在能力有限,从而转向52倍口径。而韩国K9自行火炮几乎是与

  同期研制的,韩国大胆的选择了52倍径身管,K9成为继德国Pzh2000之后世界第二款,亚洲第一款155-52自行榴弹炮。提到K9自行火炮,肯定很多朋友就会想到延平岛炮战出丑的事情。但是,老沙认为,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K9最终变成全球上最畅销的自行火炮,除了机遇之外还是有其自身的原因的,而其中也是我国外贸火炮面临的问题。K9研制初期,大量使用了西方国家的货架产品,导致国产化率不高、设计不成熟、火炮整合的性能较差。但是这种火炮韩军装备量很大,超过了

  门。韩国在装备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技术吸收提升国产化率,另一方针对使用中暴露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正是这种良性的循环,逐步的提升了K9的可靠性和性能,最终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而PLZ45交付后,则很难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更多的是按照每个用户的需求来做改进。并且,

  作为一种专用的外贸型号,我军没有装备,交付给客户的都是新研制的装备,整套系统的成熟度不够,这就导致很多问题在交付之后才暴露。这也是我国以前内装和外贸,两条腿走路暴露的弊端之一。同时,受限于国内当时的工业水平,PLZ45

  虽然说也是新研制的,但是部件采用的是西方货架产品,成熟可靠,K9暴露的问题更多的是韩国的整合问题。而PLZ45恰恰相反,架构是先进的,但是具体到产品,我们的可靠性、工艺水平、人机设计这些都距离世界领先水平有很大的差距。要说来,这样的一个问题的根子还是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国军工继承自前苏联,老毛子就不太重视人机工程和外观;另一方面,作为最大用户的甲方一般更加重视的是装备的战技术指标,而其他的往往就会忽视,通俗点说就是只管武器管不管用,不管武器好不好用。这就导致我国的武器设计,甲方用起来没啥问题,甲方讲究的是人去适应装备。但是国外客户就比较挑剔了,当年PLZ45就因为焊缝显而易见被国外用户戏称为“中国焊缝”。

  正因为客户的严格要求,工业部门才开始明白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在对PLZ45

  的人机工程和内外饰达到了国内顶配水平。即便是如此,在同西方国家的先进装备相比,在这一方面还是差距颇大。2024年刚刚过去的中国航展,展示了大量的新一代外贸装备,其中不乏一型装备面向两个市场的型号,经过我军大量装备的型号,客户用起来也比较放心。很多装备,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战技术指标,都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成绩来之不易,同志们还需努力!